菲尼基科技2025团建:激情成就梦想,团队铸就辉煌
479菲尼基科技2025团建
查看全文全站搜索
7月4日,国家消防救援局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《电动自行车共享换电工作指南(试行)》(以下简称“指南”)。这一指南为行业送来重磅利好,共享换电爆发式增长蓄势待发。
《指南》主要面向从事共享换电业务的建设运营企业,从电池、换电柜、换电运营和报废回收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规范,对共享换电业务实现了从建设到报废机制的闭环管理,释放出的信号强烈且具体,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。
01 行业规范化,劣质产品将出局
一直以来,电动自行车共享换电行业缺乏统一标准,市场上电池规格五花八门,质量参差不齐。此次指南明确规定,换电柜新更换的蓄电池必须符合多项国家标准,如《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》《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》等,同时严禁使用梯次利用电池。这一要求将有效淘汰那些不合规的小品牌,促使行业走向规范化,让用户用上更安全、更可靠的产品。以往因电池不兼容导致的换电难题也将迎刃而解,行业效率有望大幅提升。
02 “以换代充” 成主流,安全有保障
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事故频发,“上楼充电”、“飞线充电”等违规行为屡禁不止。共享换电模式通过集中充电管理(如智能换电柜的过载、过热自动断电功能)大幅提升安全性。同时,换电柜配备了火灾探测、声光报警、自动灭火等功能,单仓电池热失控后,不会引发其他仓电池热失控。指南鼓励“以换代充”,进一步推广换电模式,减少违规充电行为。无疑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加上了一把“安全锁”,让大家骑行更安心。
03 绿色出行更进一步,锂电池日益普及
在“双碳”目标的大背景下,指南主推锂电池在电动自行车共享换电中的应用,逐步淘汰铅酸电池。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、重量轻、污染小等优点,符合绿色出行的理念。同时,指南要求共享换电建设运营企业建立完善的报废回收机制,对废旧电池进行规范回收和处理,减少对环境的污染,助力绿色发展。
04 智能化升级,体验更便捷
《指南》要求换电设施具备物联网功能,通过智能管理平台,运营企业可实时监控设施运行状态,包括电池剩余电量、电压、电流、温度等信息,发现异常及时预警。用户端也将享受到更便捷的服务,如通过手机APP或小程序,就能轻松实现用户注册、定位导航、扫码换电、在线支付等功能,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。
05 换电网络,有望纳入城市新型基建
随着指南的大力支持,电动自行车共享换电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。《指南》明确提出,鼓励将换电柜建设纳入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统筹建设。换电网络有望成为城市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,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、高效的出行服务。无论是外卖骑手,还是普通居民,都能在 “家门口”轻松实现快速换电,解决“续航焦虑”,让电动自行车出行更加畅通无阻。
《电动自行车共享换电工作指南(试行)》的发布,标志着指南层面对换电模式的全面认可,它以标准化筑牢安全底线,以智能化提升运营效率,直击电动自行车充电难、充电乱的长期痛点,并为绿色出行与新型基础设施注入新动能。随着一张高密度、高可靠的换电网络加速成形,这一补能方案有望跃升为城市“短途出行”的主流选择。
提交产品咨询
我们将尽快联系您